脱硫塔的结构设计
大家知道脱硫塔的结构设计时怎样的吗?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。
1、脱硫塔的总体布置
?、俚团缌懿憷肴肟诙ザ烁叨?.2-4米;
?、诟卟闩缌懿憷肴肟诙ザ烁叨?空塔风速×停留时间;
?、叟缌懿慵渚辔?.5-2.5米;
?、艹砥骼肱缌懿愦笥?.2米;
?、莩砥魃厦胬氤隹谘痰来笥?米。
喷淋区的高度不宜太高,当高度大于6米时,增加高度对于效率的提高并不经济,喷淋区的烟气速度与雾滴的滴谱范围相对应。
2、脱硫塔直径的确定
脱硫塔的传质段的塔径主要决定于塔内传质、气液分布及经济性的考虑。在脱硫塔内,烟气流速较低时,压降上升幅度小于流速的上升幅度,随着烟气随着液滴直径相匹配。
3、脱硫塔入口烟道的设计
脱硫塔入口烟气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脱硫塔内烟气分布的均匀性,设计时应在烟道入口上方及两侧设置挡水板,防止喷嘴出的浆液进入烟道内。运行时,上方挡水板形成的水莲有利于脱硫和气流均匀,两侧挡水板可防止喷嘴喷雾产生的背压将浆液抽进烟道内。
4、喷淋层的设计
喷淋层的而设计包括浆液管道、喷嘴的选择与布置。
喷嘴的数量和喷淋层数决定了脱硝效率。一般采用3-6层设计。喷淋层可用多台循环泵供给浆或一层喷淋层一台脱硫泵。后者适合于大型脱硫塔且烟气负荷变化较大的工况。当某台循环泵或管路需检修时,只需将其停止即可,不会影响到脱硫塔的运行。
对于逆流型喷淋塔,烟气流速为3-4.5m/s,雾滴的尺寸是有一定的限制范围,雾滴小于500μm将被带到除雾器中,如果带至除雾器中的液滴太多,除雾器将无法正常运行,大量的雾滴进入下游烟道和烟囱。
喷淋层喷嘴喷出的雾冠一般要求具有120%-250%的覆盖率。
喷嘴应具有较大的畅通孔径,一般应大于45mm,否则被结垢碎片等杂物所堵塞。
5、除雾器区域的设计
脱硫塔一般采用两级除雾器,两级除雾器间的距离在1.8米左右,以便检修维护。
除雾器距近喷淋层的距离与该层采用的喷嘴形式有关,当采用向下喷雾的喷嘴时,其间距大于1.2米;当采用双向喷雾的喷嘴时,其间距应大于3米。